APP设计师必知:用户体验十大原则!

qia0

如果想从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的话,其实最重要的突破点就是要抓住用户的体验,或者是抓住了用户的某一种心里,或者是在界面布局上大胆突破,或者是做了很少有人关注到的细分领域,或者是让人产生了真实生活中的亲切感等等,但这一切都源来于生活中的设计的灵感和技巧。

1、流程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如果跳过流程图直接进进入开发会让开发变得复杂、不可控,很容易让用户迷茫,所以最后用户必将选择关掉或者卸载你的App。所以,即便是一个简单的app也要有一个思虑周全的流程图,以确保它有合乎逻辑的、合理的导航结构。另一点就是要确保核心功能所在的屏幕位于上层,而不是被埋没在多层导航元素之下。

2、设计师一定要明确把握自己的分工

设计师创建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开发者才能变得活灵活现。花几个小时和几天时间做出的简单设计更改对App功能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还有,设计不能命令功能。比如,一个计划好的App可能有一个搜索框,设计师预想的是一个产生实时结果的键入搜索,但设计师不能是做这个重大决定的唯一决策人。

3、避免使用位图和低分辨率的图片

一般而言,设计首先是为视网膜显示屏、高分辨率的显示屏设计,然后按比例缩减。很多设计师都清楚这一点,但仍值得一提。屏幕分辨率越来越多,设计师需要从高分辨率设备做起,再按比例缩减。更好的做法是使用矢量图形进行设计而不是位图或者栅格图像。

4、点击区域设置一定要合理

大多数用户的食指宽1.6~2厘米(44px~58px之间)。设计时要考虑到手指的宽度,而且用户在快速移动手指的时候,很难准确的点击小片屏幕。在屏幕上加大量的按钮和功能很容易,但按钮一定要足够大,间隔也要足够大,否则用户容易误点。

5、介绍动画的设计一定要精细

在用户首次打开App的时候,给用户一个动画的介绍是个不错的想法,但不能太过火了。事实上,这些介绍动画也延迟了用户接触App的时间。如果你打算使用介绍动画,那要让动画时间尽可能短,设计尽可能精细以及足够吸引人,值得用户花费时间等待。App加载过程中会先展现图片,再过渡至动画。要确保这个过度是平滑的,贴切自然的。

有的App从加载图片过渡至介绍动画设计的非常蹩脚,这就很无趣了。

6、给用户一个加载提示设计

App加载时间过长很容易让用户以为出现了什么故障,也会带来糟糕的用户体验。App加载的时候不要让用户看到空白的屏幕,使用加载指示条或者小动画让用户知道App处于正常运行当中。如果能加入一个加载进度指示条就更好了。

7、不同的操作系统要有不同的设计

不同的移动操作系统比如iOS、Android和WPh7,都有迥异的审美观。开发者需要认真学习各个操作系统的人机界面指南,做好不同版本App的移植工作,不要让用户迷茫和不适应,不一定非要让App看起来是系统自带的,但至少不能让人感到突兀,感觉不属于这个平台。

8、在高密度像素屏幕上禁止填充过多的信息或UI组件

当为高PPI(pixel per inch每英寸像素) 屏幕设计UI时,因为有更多的像素可以使用,所以可在界面放置更多信息或者UI组件。请记住一定要预览一下你在实际设备上的所有设计结果。充塞了很多信息或者UI组件的界面会显得非常杂乱,并且难以有效导航,更会影响界面上的主要功能的展现。

9、可用性测试的必要性

可用性测试是必须的,不管你的App看起来多么好。找值得信任的人(或者有经验的设计师)进行小范围封闭测试,在公开发布之前更新一下界面。另一个简单易行的获得用户反馈的方法是在分类网站张贴广告招募合适的人进行焦点小组测试。

10、不要忘记手势 但不要滥用

不是每个元素都是可视化的,比如iPhone Mail app的删除进程。在收件箱内,用户可以猛击屏幕显示删除按钮,用户就不用点击“编辑”,选择信息然后再删除信息。不过,也不能说“编辑”菜单一点用处都没有,不知道快捷操作的用户还是需要的,而用户还可以通过“编辑”菜单一次性标注多条信息/邮件。 一句话,不要忘记手势但也不能滥用,通常要避免通过使用手势进入菜单,或者通过手势。

 

原文来自:互联网分析沙龙

你用的免费App,都是这样通过广告赚钱的

昨天微信朋友圈惊现的信息流广告,再度掀起了用户对App内移动广告的大讨论。当然,这其中也有声音在说,“广告就广告了呗,人家都免费为几亿用户提供服务了”。众多周知,大多数App都是免费的,而且它们靠广告赚钱。但当细化到如何通过广告盈利时,不仅仅用户,有时候甚至开发者都说不出一二三。大家都在说有了用户就有了现金流,但当真创造出一个几千万用户的App时,却对流量的变现傻了眼。像微信、微博甚至糖果传奇这样被频繁使用的超级App都是怎么通过广告在盈利呢?

导量

导量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用户量足够大的超级App会把自己变成平台。

比如你在微信的钱包功能里看到大众点评的入口、看到京东优选的入口,如果你觉得这是仅仅是因为腾讯注资了大众点评或者京东,那你就图样图森破了。超级App将自己变成平台,用户每一次通过它点击进入其他的产品(CPC=cost per click),甚至细化到每一次产生购买行为(CPS),这个产品都要向超级App付费甚至分成,付费的标准基本是由超级App来主导(有用户就是这么任性)。

至于本身就是平台的产品,则会使用竞价排名的方式。

像淘宝、大众点评、应用市场这种本身就是平台的产品,它想要赚钱就容易的多-直接给商家导量。

打开淘宝,你以为你搜索一件产品显示出来的结果完全是随机吗?NoNoNo!除了淘宝后台自己的算法,或者你限制了商品按照信用或者价格等规则显示之外,你看到的每一件产品展示位置是靠前还是靠后,出现在右侧的第几个广告位置都是商家需要花钱购买。每一年双十一双十二电商们狂欢购物节的时候,好的广告位更会坐地起价,拿下好位置的店家基本就是坐等黄金万两滚滚而来了。

卖推广位

当你结束了一局愤怒的小鸟,在进入下一关的之前,突然跳出来一个弹框问你要不要试一款别的好玩的游戏,如果你点了是并且下载了推荐的游戏之后,2美金就已经被划到了愤怒的小鸟的账户。当然这个价钱不是固定的,将会根据国家的不同而调整。通常这个工作不会由App自己来做,而是交由第三方的移动广告平台(因为研发和运营产品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广告还要一家一家的谈实在有些浪费时间)。广告由第三方的平台全盘负责,按期结算,平台直接从中分成抽取利润。

广告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到你每次打开App时的一张全屏广告,小到App的最下方一条窄窄的插屏。收费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可能是按广告每展示一次收费、用户点击一次收费、用户安装一次收费甚至用户每购买一次收费,操作越复杂,收取的广告费用就越高。这些广告平台还可以定位到用户的性别、年龄、机型、通信状况等,帮助广告商进行更好的投放。

当然,如果公司App产品线多而且用户量大时,企业会自己去操作广告平台,比如腾讯旗下的广点通、百度旗下的百度联盟、360奇胜效果联盟等。

一对一换量

对于那些用户数量不算太大,而且精力旺盛的公司,他们会抛弃第三方移动广告平台,自己去做一对一的换量。

比如美图秀秀App里内置每日推荐的板块,里面会推荐少则数十款,多则上百款App,堪称一家小型的应用商店。通常,在它推荐的App里你也总能找到美图秀秀的下载方式。使用这种换量方式变现的App,通常量级不会太大,使用群体相当固定,因此在换量时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进行差不多数量的用户导入,当然如果发现A给B导了100万,B只给A导了10万,那可能就需要用钱来弥补这其中的差异了。

知道了超级App的广告盈利模式之后,人生遇到挫折还要去超市捏方便面吗?

(转载自woshipm)